近期,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異種金屬連接團隊林巧力、曹睿教授聯合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sinColloidandInterface Science>(影響因子:12.984)發表了題為“Kinetic analysis of wetting and spread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A review-高溫潤濕鋪展的動力學解析”的長篇綜述。蘭州理工大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完成單位,林巧力教授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博士生謝凱斌為第二作者。

該文通過長篇綜述液-固界面形成的動力學模型,重點關注了高溫下的潤濕與鋪展。對于異質材料連接中,通過界面形成的微觀調控,來實現金屬-金屬以及金屬-陶瓷接頭綜合性能的大幅提升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該文還強調了應用這些鋪展動力模型時一些常見的錯誤分析方式。目前,該領域還沒有建立具有完整物理意義、能夠準確描述復雜高溫表/界面動力學過程的普適模型。通過長篇文獻綜述與總結,在研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最終統一了鋪展動力學模型的表達式,并利用函數擬合現有文獻中報道的實驗數據,證實了Molecular-Kinetic模型與Reaction-Product-Control模型在數學函數表達式上具有一致性。解決了國際上關于潤濕機制與鋪展動力學對應關系既相互依存又可相互獨立存在這一重要而又頗具爭議的科學問題,并提供了強有力的事實依據。
論文剛online不久就收到了來自意大利能源凝聚態化學與技術研究所Passerone教授的關注與肯定,信件原文如下:

譯文如下:
“親愛的林博士,
我剛剛看到您在ACIS上發表的論文《高溫潤濕鋪展的動力學解析:綜述》。
我要祝賀你和你所有的同事寫了這篇出色的論文。
我完全理解試圖“總結”這樣一個復雜的話題是多么困難。
我花了50多年的時間研究室溫和高溫下的界面現象,所以我很欣賞您的論文。
我正在向我所有的年輕同事推薦您的論文,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此外,我非常感謝您提到的Eustathopouls教授, Mortensen, Dezellus的工作,我與他們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系和密切的科學合作。
為了增加一點好奇心,請讓我寄給你一篇我的論文,這是在我早期科學生涯寫的,由于它發表的地方,不容易找到……
對您的工作致以最良好的祝愿,并向您致以最親切的問候。
阿爾貝托”
論文連接:https://doi.org/10.1016/j.cis.2022.102698
該項工作是異質材料連接團隊繼發表在<Acta Materialia, 203 (2021) 116488;194 (2020) 276-282>, <Carbon, 159 (2020) 561-569>, <Corrosion Science, 173 (2020) 108828>等國際頂級期刊后的又一重要總結與回顧,同時該項工作還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52165044)、蘭州理工大學紅柳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等經費的支持。(審核:石玗,撰稿:林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