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6月13日,經濟管理學院前往蘭州市太平鼓非遺文化教育保護實踐基地,舉行非遺文化傳承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與太平鼓捐贈活動。學院黨委書記張清輝、副書記王翀等參加活動并與基地負責人和非遺傳承人進行交流。

太平鼓作為蘭州本土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千年絲路的文化記憶,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活動旨在搭建非遺保護與高校教育實踐的橋梁,讓傳統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煥發新的活力。
活動開始,蘭州市太平鼓非遺文化教育保護實踐基地校長王進選致歡迎詞,他提到,蘭州太平鼓教育保護實踐基地是一家以蘭州太平鼓傳承保護為主,匯聚了甘肅花兒、蘭州刻葫蘆等全省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研學、旅游、實踐基地。基地自建成以來,始終秉持弘揚與保護融合發展,傳承與創新相得益彰理念,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發展。未來,希望借此契機,通過綜合實踐、研學旅行、勞動實踐等途徑和形式,引導學生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興趣中體驗、在實踐中傳承、在傳承中保護,從而增強基地在非遺保護、延續和創新中的作用。

王進選與張清輝共同為基地揭牌,舉行“蘭州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非遺文化傳承教育實踐基地”的揭牌掛牌儀式。牌匾的懸掛,不僅是一個儀式,更是一份責任的傳遞。從此,這里將成為我校師生學習非遺文化、開展實踐活動的重要平臺,也將成為太平鼓文化與高校教育融合創新的試驗田。張清輝表示,太平鼓是蘭州地域文化“活化石”,蘊含絲路文明底蘊和西北人民精神氣質。作為甘肅高校,深知非遺對青年文化自信培養的重要性。學院秉持“博學濟世,厚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此次與基地攜手,旨在以“文化傳承+實踐育人”模式,讓非遺成為青年成長的生動教材。學院還捐贈給基地一批太平鼓,為非遺傳承工作添磚加瓦。

最后,學院一行前往基地實踐場地進行實地考察,近距離感受太平鼓及相關非遺文化的魅力與傳承成果。接下來,學院將進一步探索傳統文化與實踐教育相融合的新模式,將非遺文化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五育并舉的重要載體,深化文化育人方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青年人心里生根發芽。(圖/文:張凡;審核:張清輝)